色彩风格

小武工作室 | 省级荣誉+1!社区矫正监督秘籍在此......

【字号:    】        时间:2025-01-03      

  本网讯(通讯员 李乐娜)2024年12月30日,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印发社区矫正监督典型案例的通知》,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办理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收监执行监督案”成功入选。近年来,“小武工作室”在社区矫正监督领域深度发力,监督与帮扶并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数字为舵,精准监督路径 

  “小武工作室”以防止脱管、漏管为核心目标,全面探索“数字化+常态化”相结合的精准监督模式。借助公安大数据核查平台,与社区矫正监管数据系统碰撞比对,精准发现社区矫正对象不假外出、被行政处罚或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问题。


  今年以来,共排查并处置相关线索10余条,切实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风险。团队在监督过程中注重数据引领与事实审查并重,通过大数据筛查初步锁定线索后,坚持亲自谈话与调证相结合,直接收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多类证据,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王某收监案的成功办理,正是“小武工作室”通过数字赋能与刚性监督结合,提升社区矫正监督质效的生动实践。  

机制为桨,稳健规范管理 

  “小武工作室”注重通过制度建设夯实社区矫正监督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巩固监督成效,该院联合公安、司法局共同制定了《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数字化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信息共享与衔接配合机制,切实解决多部门间信息不互通、衔接不顺畅的问题。


  此外,结合实践经验,团队还制定了《优化涉市场主体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审批机制》《关于两院财产刑执行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等多项规范性文件,推动监督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这些机制的创新和实施,不仅提升了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社会治理注入了持久动力。 

温情为光,汇聚社会关怀 

  “小武工作室”坚持以人为本,在刚性监督的同时注重柔性帮扶,通过实际行动展现法治的温度。团队深入摸排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现状,聚焦困难家庭、未成年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因人施策推出“个性化+跟进式”帮扶措施,积极提供心理支持与法律咨询,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例如,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小李(化名),团队多次与学校和社区协调,为其解决就学难题,并通过法律援助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最终,小李顺利完成学业,其案例被《极目新闻》报道,成为柔性司法与人性关怀的生动注脚。 

“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小武工作室”以数据为舵、长效机制为桨、温情帮扶为光,构建了社区矫正监督与帮扶相结合的综合工作体系。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社会治理模式,为社会和谐稳定和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