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服务支点建设 保护科技创新 | 检察服务“赋能”:聚焦企业需求,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字号:    】        时间:2025-11-05      

  本网讯(通讯员 王雅睿)在武汉市江岸区某产业园内,近百家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类企业正蓬勃发展,30多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扎根生长。这片创新热土的背后,离不开江岸区检察院的法治护航。今年以来,该院深入贯彻落实“服务支点建设 保护科技创新”行动,立足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功能”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支点建设提供坚实司法支撑。

检察服务“赋能”,聚焦企业需求,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保护科技创新,不仅要守住“不被侵权”的底线,更要主动为企业注入“敢创新、能创新”的动力。江岸区检察院聚焦科创企业维权成本高、法律服务散、风险预判弱等痛点,将检察服务从“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护航”,用精准化、定制化服务激活创新主体的发展动能。 

服务站点全域布局,织密检察服务“支撑网” 

  紧扣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江岸区检察院立足辖区科创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在办案模式、服务模式、工作模式上精准发力,推动检察服务与科创需求同频共振。

 

  针对辖区工业园、科创园密集,中小企业数量多、抗风险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经济纠纷化解需求迫切的特点,该院精准对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需求,以中铁四院、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重点科创企业为支点,以岱家山创业园、黄埔工业园等产业载体为依托,全域布局10余个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将服务触角直达园区中小企业,构建起覆盖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及中小企业的全域检察服务网络。

 

  联系点设立以来,已累计接待中小企业咨询200余次,收集并高效回应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经济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维权等各类诉求60余件,实现“企业有需求、检察有回应”。 

法治服务精准滴灌,化解创新发展“拦路虎” 

  依托武汉市检察机关“科技创新检察保护双百名录”,江岸区检察院建立“定期走访+动态对接”机制,精准捕捉企业多元司法诉求,以四大检察职能协同发力,扫清创新障碍。

 

  针对科创企业高频遭遇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商业秘密保护、专利侵权、商标冒用等问题,创新推出“法治课堂+案例会诊+现场答疑”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深入企业、园区开设专题法治培训十余次,以“典型案例拆解+法律条文解读+实操防控建议”的形式层层深入,既明确法律红线,又传授维权技巧与风险防范方法,从源头降低创新发展法律风险。

 

  同时,畅通涉科创企业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绿色通道,重点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劳动争议、技术合作履约等高频纠纷场景,加大对相关民商事裁判、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通过支持起诉、督促履职、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多元方式,精准破解技术合同纠纷、行政许可争议等问题,高效办结涉企纠纷,最大限度降低维权对企业创新研发、生产经营的影响,为科创企业减负松绑、安心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多方协作聚力协同,守护企业创新“成果仓” 

  秉持“协同共治”核心理念,江岸区检察院主动融入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整合高校学术资源、跨域执法司法力量、政企服务资源等多方势能,全方位护航科创企业创新成果。

 

  针对科创领域专业性强、跨区域跨部门案件执法司法衔接不畅等难点,该院深化学术与实务融合,积极参与高校学术交流,在江汉大学“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价值共生”研讨会上,结合检察实务剖析制度适用障碍、提出完善路径。

 

  承办湖北省检察院“检说知产”活动,汇聚全省知识产权检察骨干与行业专家,共商服务科技创新的履职路径,为破解新型法律问题提供智力支撑。联合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农机博览会等产业展会开展精准普法,为近十家参展科创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联动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环食药支队共同主办“商业秘密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送法进企业活动,精准掌握企业保护现状,推动形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共治共享”的创新保护新格局。 

  此外,江岸区检察院依托每年“知识产权宣传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发放手册、走进直播间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在法治护航下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为支点建设与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贡献江岸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