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王钰)8月29日,为深入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干警在出庭公诉方面的专业水平,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江岸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刑事检察听庭评议活动的专题交流反馈会。活动由知识产权检察部干警王钰主持,部分院领导及青年干警参加。
此前,该院组织刑检部门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及其他部门青年干警开展了示范庭观摩活动。庭审现场,公诉人姚怡围绕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对被告人进行讯问,通过把握讯问重点和被告人辩解中的漏洞,以逻辑严密的证据展示和沉着冷静的答辩,逐步瓦解被告人心理防线,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并在发表公诉意见时,通过充分的释法说理促使被告人自愿认罪悔罪。
活动开始,公诉人、知识产权检察部负责人姚怡从出庭规范、讯问技巧、庭审节奏等方面对庭审进行全面复盘,对当庭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庭审中存在的不足与可优化环节,并围绕提升出庭能力,向青年干警提出多条实用建议。
随后,三位青年干警代表依次分享了观摩体会,围绕自身办案经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与其他类型刑事案件的差异、庭审技巧以及释法说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绍红指出,公诉人在庭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功底,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希望青年干警能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最后,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盛婷玉对听庭评议活动的成效表示肯定,强调庭审观摩评议是加强检察队伍专业素养建设的关键一环。出庭公诉要在庭前通过“三纲一书”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要重视证据的完备性以及逻辑的严谨性,也要注重与被告人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在庭审中保持冷静并增强应变能力。青年干警应当以此次听庭评议活动为契机,将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案件办理中,持续增强在事实认定、证据审核、法律适用、文书撰写及庭审应对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此次听庭评议活动不仅是一次业务技能的锤炼,更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每一次庭审,都是对国家法律的庄严诠释,也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作为检察办案人员,除了审理案卷,撰写文书,更要不断提升公诉能力,在法庭上充分展现公诉人的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刑事检察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