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杨帆)“扫码、换电、走人”,如今街头巷尾的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少便利。但你知道吗?这些方便的“电力补给站”,可能暗藏着消防安全隐患!
2025年3月,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春风公益团队在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时,发现多个品牌的换电柜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部分换电柜安装过密,远低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容易过热出事;消防器材配置严重不足,万一着火没法及时扑救;换电区与停车区混杂一体,车辆容易撞到柜子或者堵住通道。
经深入调查,此类隐患在江岸区多个商圈、居民楼周边的换电柜点位普遍存在。全区40余个换电柜存在安装不规范、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涉及16家经营企业,且部分点位紧邻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春风公益团队迅速行动,通过实地勘查、拍照取证、精准测量,将隐患逐一锁定。2025年4月2日,该院向辖区属地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督促企业立即整改间距不足、消防缺失、区域混同等问题。同时,向区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发出检察建议,推动系统性整改。
区应急管理局召开专项研讨会,初步拟定区住更局牵头负责、消防部门主抓隐患整治、街道负责日常巡查与信息摸排,促进监管形成合力。
然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换电柜作为新兴业态,此前监管职责模糊,缺乏明确主管部门。为此,该院向区人大、区依法治区办公室提交专题报告,建议将换电柜安全纳入全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这一建议得到了区人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为载体,迅速研究将检察建议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强化全链条、全覆盖安全监管,既保障了公共安全,又为新业态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实现公益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025年5月,江岸区安委办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安全监管的通知》,以清单形式清晰划分八个部门职责,困扰行业的监管模糊问题迎刃而解。
近日,春风公益团队开展整改“回头看”,发现换电柜已焕然一新:间距达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齐备、换电区与停车区划线隔离清晰,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这次整治行动,不仅消除了眼前的隐患,还实现了从‘个案整改’到‘行业规范’的跨越,为新兴业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春风公益检察官张春说道。